搜索
西班牙华人网 首页 头条 华人 查看内容

华人在国外看门诊花了33万,回国手术不到5万

2018-7-11 01:22| 发布者:匿名| 查看:1665| 评论:0

摘要:严格的预约机制,高昂的医疗费用,对没有购买高额保险的人来说,国外看病并没有想象的那么美好。▲冉女士在朋友圈晒出的看病单据。 (受访者供图)7月3日,正在比利时留学的重庆人冉女士在自己的朋友圈晒出了两张医 ...

严格的预约机制,高昂的医疗费用,对没有购买高额保险的人来说,国外看病并没有想象的那么美好。


▲冉女士在朋友圈晒出的看病单据。 (受访者供图)


7月3日,正在比利时留学的重庆人冉女士在自己的朋友圈晒出了两张医院收据,并用长篇文字细说了自己因为一个简单的口腔炎症,在比利时四处求医的经过,末了还经不住感叹,“只能说对比了才知道,国内看病太方便!”


案例

比利时看个牙

必须提前预约,3周后才能看诊


冉女士目前在比利时鲁汶大学留学深造,出国前,她在重庆主城一家三甲医院放射科行医多年。


前两天,冉女士牙龈炎发作,疼痛难忍,便在布鲁塞尔的一家药房购买了消炎漱口水,自行治疗。因为漱口水使用不当,她的口腔黏膜被腐蚀,病情加重,冉女士只有前往当地诊所寻求帮助。



“我是医生,知道自己的情况必须服用甲硝唑一类的抗生素。”但是,在比利时,购买抗生素有严格的处方要求。到了当地诊所,诊所的工作人员告知冉女士,看病必须提前预约口腔专科医生,至少要等到3周以后才能看诊。


冉女士知道,自己脆弱的口腔黏膜经受不住3周的等待,病情持续发展很可能会引发感染,无奈,她又转而选择向家庭医生求助。


在详细叙述病情的过程中,家庭医生从冉女士的言谈中猜到了她是一名医生,因为她不时会用到mucosa(粘膜)等医学专业术语。


“我以为这样可以开药容易一些。”冉女士暗自窃喜,以为能顺利拿到甲硝唑等理想中的药物。然而,不管她怎么与医生软磨硬泡,家庭医生最终还是只给她开了阿莫西林抗生素的处方,并告诉她针对这病情阿莫西林是治疗首选。无奈之下,几经波折的冉女士只好拿着家庭医生的处方前往药房买药治疗。


美国看个门诊

花掉5万美元,回国做手术不到5万人民币


冉女士的遭遇引起了她朋友圈中不少医生的议论,“这是有保险,有医学背景,已经省去了很多麻烦。”某医院神经外科垂体瘤中心的李松医生,在冉女士的朋友圈这样回复她。


冉女士的遭遇,让李松想到了自己的一位女病人,“花了5万美金,在美国看了个门诊。”


李松记得,去年9月份,36岁的小屈在医院进行相关检查时,发现颅内鞍区病变,当时,医院医生建议她手术治疗。小屈经过多方咨询,认为在国外能够得到比国内更好的治疗,于是自行联系上一家对接海外医疗的中介公司,踏上了海外就医之路。


来到美国,一家医疗机构的医生在为小屈进行头颅核磁共振检查后,判断她的颅内鞍区只有囊肿占位,没有脑垂体瘤,同样建议其手术治疗。这一段在美国医疗机构类似于国内门诊的就诊过程,小屈一共向中介机构支付了5万美元(约合人民币33万)费用。美国医生告诉她,如果要在美国医院手术,预约手术需要到3个月以后,手术费用预计30万美元。


经过反复考虑,最终,小屈还是决定回国治疗,今年一月,她再次回到医院神经外科垂体瘤中心。在对屈女士完善了相关术前检查后,医院的专家为她进行了脑垂体瘤外科手术治疗。专家们根据屈女士海外就诊经历对比前期检查出现的差别,在术前和术中进行了仔细的鉴别,明确诊断出屈女士鞍区囊肿另一侧有一脑垂体瘤,“这和海外医生的诊断是有差别的。”


李松介绍,如果按照海外医生的判断只对囊肿进行手术切除,而忽视掉垂体瘤存在,这样的外科手术将无法解除屈女士颅内“定时炸弹”。而在国内医院接受的这次手术治疗,屈女士前后花费不到5万元人民币。


这已经不是第一次有人吐槽在欧美国家看病难看病贵了。今年5月16日,一篇名为《急诊送进国外医院 才发现我们欠中国医生一句道歉》的文章在网络上引起了巨大的轰动。


文章的作者是在美国的一位中国留学生,她胆囊结石复发,疼了一个月不见好转。女孩在美国辗转看了三家医疗机构后,被告知需要手术,可预约手术竟然要等至少4个月,手术费在4万到6万人民币,医保还不能报销。


无奈之下,女留学生决定回国治疗。4月30日她坐飞机回国并到医院检查,5月2日就动了手术,3天后顺利出院。治疗费不到1万元。


国外就诊有严格预约机制

国内医生临床经验上远超国外同行


某医院神经外科主任杨辉教授曾在美国做访问学者,他认为国外医疗资源相对丰富,但也难以满足他们本国医疗保障需求。“在医疗收费上如果没有购买高额的医疗保险,我们中国人去将要面对天价的账单。”而在医疗服务上,国外医生的门诊、检查、手术都实行严格的预约机制,如非急诊需求,两三个月才能见到医生属于正常等候时间。


杨辉教授指出,随着近些年国内外医学交流的愈加频繁和深入,很多国内医疗机构的硬件平台建设已不逊于国外同行,相关临床疾病的治疗指南也是与外国同步,特别是国内医生每天面对的患者可能是国外医生的数倍、数十倍,在临床经验上远远超过国外很多同行。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相关分类

图文热点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