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时报消息:
出生在安达卢西亚的华裔姑娘Quan Zhou以一本介绍“华二代”在西生活的漫画Gazpacho Agridulce(《西班牙酸甜冷汤》)而得名。这位现年28岁的漫画家在为自己的新作品Andaluchinas por el mundo (《安达卢中国姑娘在世界》)于马德里一家书店签名售书时,接受西媒记者采访,以幽默的口吻谈到了自己作为“土生”华裔在两种文化的“夹缝”中成长的经历。Quan Zhou表示,虽然内心很希望告诉他人从未受过种族歧视性质的攻击,但也不得不承认自己小时候确实遭遇过非常不友好的行为,有人会以异样的目光注视她,带着厌恶的口吻喊她“china”。这位出生成长在Cádiz省Algeciras市的姑娘更喜欢将自己称成为“Andaluchina”,而不是人们为这群出生在西班牙本土的“华二代”所起的名字“chinoles”。
同是“华二代”的22岁的餐厅服务员Yi Yi Zhang表示自己对西班牙人的身份认同大于中国人,虽然其他人更把他当中国人。他回忆说:“小时候经常因为自己细长的眼睛,平直的头发或发不好R的音节被人找茬”,甚至有人出言不逊,辱骂他让他“滚回自己的国家”。然而这位华裔小伙子表示马德里就是自己的故乡,每次去中国时,“几天之后就想回来”。
根据2017年西国家统计局(INE)的数据,中国移民是西班牙第四大移民群体,旅居西国的登记人数达到207593人,排在摩洛哥,罗马尼亚和英国移民之后。出生在阿利坎特从事记者行业的华裔姑娘Susana Ye表示,“第一代中国移民尽了他们最大的努力”,得以在当地扎根,“他们没有很好融入当地社会,是因为不得不满足最基本的生存需求,勤奋工作,为我们下一代创造好的未来”。Ye希望通过一部纪录片深刻呈现并挖掘西“华二代”青年的真实生活和心态想法,他们的父母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移民来西,西班牙人眼中的华人是一个“抱团,奇怪又千篇一律”的群体,希望纪录片能够打破这一刻板印象。Ye补充说,自己双重的文化身份在成长的过程中带来过很多来自个人,家庭和社会的冲突和迷茫。
出生在瓦伦西亚的华裔青年David Wu Xu同样表示,由于刻板印象作祟,自己被迫应对“没完没了”的各类“荒谬问题”,例如“中国人吃不吃猫”,“自己是否能听懂西班牙语”,或“中国人是否不讲卫生”等。这位32岁的经理认为,西国媒体在强化这些刻板问题上有很大责任,“媒体或电影在塑造华人形象时过于荒谬失真,起到很多消极作用”,例如,在El Hormiguero节目中很火的华裔女嘉宾Yibing总会被主持人问到带有很多偏见的问题。“媒体中的华人群体形象太过单一和脸谱化,给公众的认知带来很多误导”。
另据这些受访的“华二代”青年指出,西国社会对华人群体的一大偏见和误解存在于就业方面,例如中国人不交税,劳务时间过长等,或中国人只能开餐厅或百元店。Yi yi Zhang表示,“华人的确工作勤奋,但这是因为他们有明确的目标和动力,这一点值得所有人学习”。还有一个刻板印象是西班牙人认为中国女孩“甜美而顺从”,遭到Susana Ye和Quan Zhou的强烈反对,表示“自己和家中的女子的性格都很强”。
另一方面,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也逐渐改变着西国对华人的看法,中国顾客逐渐成为各大商铺中的“贵客”,越来越多的西班牙人开始学习中文,或有意在中国市场进行投资或发展。虽然各方面在不断进步,但Yi Yi表示种族歧视的情况依旧存在,“总是有人无法去掉种族的眼镜去衡量我们”,即便如此,这位华裔小伙子也表示不会为这样的言辞而在意。漫画家Quan Zhou则更加乐观,表示一个人不管从哪儿来,若品质优异,总会得到肯定。Suana补充说:“现在的华人应该被当做个体看待,而不是作为一个千篇一律的群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