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驻澳大利亚大使馆和各总领馆近日发布公告,提醒所有赴澳中国留学人员注意防范在澳期间可能面临的安全风险。公告提到,最近一段时间澳大利亚不同地方发生数起侮辱、殴打中国留学人员的事件。澳通常被视为西方发达国家,这样的国家被中国使领馆当作安全风险国家来通报,十分罕见。
实际上,中国人在发达国家里几乎都遭到过袭击,但澳大利亚不一样的地方在于,一段时间以来厌华情绪在这个国家不断蔓延,总理、外长带头指责中国对澳“搞渗透”,而且中国留学生被怀疑受到对澳“心怀不轨”的北京的操控。有的大学出现辱华标语,有的地方中国留学生在街上被暴打,这些情况难以得到正常解释,令人担忧。 中国驻澳使领馆发出安全警示,看来经过了反复评估,是出于保护留学生安全的负责任之举。
然而中澳之间的密切交往并没有转化成澳舆论对中国人的好感,相反历史上被英美塑造的澳大利亚对“中国可能参与今后对澳的塑造”产生了挥之不去的焦虑。澳在安全上仰仗美国、经济上依赖中国这两大现实间患得患失,似乎形成了集体抑郁,其对华态度变得极其不稳定。
抵制澳大利亚没什么意思,中澳贸易和交往都应是能保持则保持,但在它对中国很不友好的时候,没必要非得坚持。 现在既然留学环境有恶化趋势,那么我们建议中国的家长们应认真对待使领馆的安全警示,重新评估送孩子去澳大利亚的计划。尤其是送孩子去澳大利亚读中学,更要三思而行。 在留学目的国中可以替代澳大利亚的有很多,那些国家虽然也与中国不时发生外交纠纷,但它们社会对中国人的态度比较稳定。比如美英加三国的社会规模都比澳大利亚大,至少对中国崛起的“恐惧感”不突出。新西兰也是英语国家,同在大洋洲,那个国家比澳小很多,反倒没有澳大利亚那么多战略烦恼了,而且留学更便宜,也可以成为选项。 中国游客也可适当推迟去澳大利亚的计划,等到澳舆论中厌华的风头落一落再去。澳大利亚白人中现在受舆论挑唆,对中国有意见的比较多。他们未必会有肢体侵犯的行为,但如果中国游客遭遇一些不友好的表情和语言,也会很扫兴。现在毕竟是摩擦高发期,大家多少都会有些紧张,误解也更容易发生。
作者:环球时报评论员、单仁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