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遭“殴打”,“诬告”和“欺骗” 马德里一侨胞被迫远走他乡 西班牙华人网06月27日报道,三年前,马德里一位开食品店的女侨胞因为推外来的购物车到一家大型超市购物,而遭到了超市保安的殴打和诬告。后来,在应诉过程中,由于她所委托的一家华人律师楼的“欺骗”,在其本人未到庭的情况下,就不明不白地输了官司,返到要向殴打她的保安赔偿上千欧元。 面对“殴打”,“诬告”和“欺骗”,本来就惨淡经营小店的这位侨胞实在无法应对,在万般无奈之际,她只好离开已经居住多年的马德里,远走他乡。 非法拘禁 2013年5月的一天,当事女侨胞推着自己的购物车到住家附近的一家大型超市购买打折商品。在进超市的时候,入口处的工作人员指了一下女侨胞的购物小车,并摇了摇手指,表示不让进。由于此前曾多次这样去购过物,并没有发生什么问题,所以女侨胞习惯性地用简单西语解释一下后,就径直进去了。对此,看门的工作人员也没有再说什么。 在挑选物品的时候,两个超市的保安和另一位工作人员气势汹汹地走了过来,说外来购物车不能在超市内使用。在把车内的物品给放回去以后,三个人就强行把女侨胞要往超市外面推。 面对这种突来的状况,女侨胞本想解释,争辩一下,可对方的态度非常差,不容分说地拖着她就往外走。对于这种粗暴的拖拽行为,女侨胞很不满,便想要挣脱对方抓着的手。这下子更惹恼了对方。一个保安从腰间拿出手铐,将其拷了起来,并拉着中间的铁链往外拖。 这一幕引起了周围西班牙顾客的注意。一个男子实在看不下去,就出面对保安说,这位女侨胞既没偷,也没抢,上去就给其拷起来,就有些太过分了。保安听后,自知理亏,在打开手铐后,继续抓着衣服往外拖人。此时,女侨胞也不再有什么拒绝和反抗,在对方推搡下,自己推着小车走出超市。 本以为事情已经就此结束了,可出去以后,对方并不罢休,而是继续把女侨胞往一个小黑屋里拉。由于害怕被对方拘禁后会发生不测,女侨胞把着门框死活不进,而对方三人则不停的连拖带推。 后来,在看到实在无法将其推进屋子以后,一名女保安恼羞成怒,以“双风灌耳”的方式,狠扇女侨胞的耳光。此时,由于那名男保安正用警棍勒着其脖子,所以根本无法躲闪。重重的耳光打得她头晕目眩。 后来,一位在旁边负责客服的超市工作人员实在不忍看到这一幕再持续下去,便叫保安等三人住手,并说已经报警,等警察来处理。此时,女侨胞的胳膊和手上已经是一片片的青紫,脸也肿了起来。 警察赶到以后进行了登记,问了下情况后,就告诉女侨胞,保安等三人已经对其提出控告,说遭到了她的殴打。 后来,在对方已经恶人先告状的情况下,女侨胞也到医院去进行了验伤,并对保安等三人打人和非法拘押的行为提出了反控告。 官司输了 为了提出反控告,这位女侨胞联系了马德里的一家华人律师楼。所以选择对方,是因为看到其广告上写着可以承揽各种法律事务,包括“刑事诉讼”,“民事诉讼”等等。在提交材料的时候,对方说,根据情况来看,这个官司一定能赢。他们会安排一个业务精湛,以往成绩斐然的西班牙律师来接手这个案件。 听了对方的承诺以后,女侨胞有些放心了。她觉得在自己所经历的事件中,除了推购物小车进入超市,有些不占理以外,其它的都应该是超市保安违法拘禁,殴打她。 此外,就算女侨胞的行为违反了那家超市的规定,但保安也是绝对无权用手铐拘禁她,并对其进行殴打的。同时,对于保安所提出的控告,事实也是明摆着。自己一个东方弱女子,如何能对多达两男一女的保安和工作人员进行殴打呢?况且在她所提供的资料中,还有医院的验伤报告。所有的事实和证据都证明,女侨胞才是事件中的受害者或是最大受害者。 在缴纳了几百欧元的律师费以后,女侨胞就回家静等开庭了。在此期间,对方律师曾联系过她,了解了一些情况。由此,女侨胞也看到律师楼给她请的律师是一名西班牙中年男子。从那以后,无论是西班牙律师,还是华人律师楼就再也没人找过她,或是通知她要准备些什么。 一段时间的以后,律师楼告诉了开庭日期。开庭那天,女侨胞和其女儿按照通知的时间赶到了法院,却并没有见到先前的那个西班牙男律师。在法院走廊稍等了一会儿以后,律师楼的一个女翻译和一个西班牙女子从一个办公室里走出来说,案子已经判了,女侨胞输了,按照法院的判决,必须要向超市的两名保安支付上千欧元的赔偿。 听到这样的结果,女侨胞顿感五雷轰顶。自己连法庭都没上,法官的面儿也没看到,甚至连法庭的门朝哪儿开都不知道的情况下,这案子居然就给判了,并且还稀里糊涂地输了。这怎么能够让人接受? 在向律师楼的女翻译提出以上种种质问,并要其解释,为什么一开始接手案件的是个男律师,可到开庭的时候却来了个根本就不认识,连面儿都未曾见过的女律师后,女翻译回答说,案子是快速法庭判的,无需本人到场,只要代理律师到就可以。所以换律师,是因为以前的男律师有事了,所以找了现在的女律师替代。女侨胞如果对结果不满,可以再交钱,聘律师上诉…… 听了对方的一席话之后,女侨胞顿时有上当受骗的感觉。一个不仅关系到赔偿问题,更关乎尊严的诉讼,只是在中国人的律师楼那里交钱,见了一面所谓的律师,交上材料后,再被通知败诉,就草草地走完了全过程。至于这期间,对方到底做了什么,还是压根什么都没做?女侨胞根本无从得知。 无奈之余,女侨胞只好强调对方为什么临阵给自己换了一个新的律师,并且对方压根就没有联系过自己。这种临时上阵的应付态度,怎么能行?对此,律师楼也自感理亏,表示以后可以免费为其做几个月的账,以作弥补。然而,这并不是问题的关键,最重要的是女侨胞非常窝囊地输了官司,并且还要向殴打和非法拘禁自己的人进行经济赔偿。 远走他乡 面对自认为是不公正的判决,以及所谓律师不明不白的应诉,女侨胞除了气愤,也别无它法。实际上,无论是对于西班牙法院的判决,还是那家华人律师楼的代理,她都失去了信心,同时也根本无力维权和抗争。作为一个开食品店的小店主,无论是在精力上,还是财力上,都不允许她这样做。 由于生意的惨淡,再加上官司的败诉,以及律师楼的“欺骗”,女侨胞最后所能做的,也只有远走他乡,离开马德里这个伤心之地。用中国一句俗话来说,就是“惹不起,躲得起”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