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班牙华人网 首页 头条 华人 查看内容

谭文选篆刻老子百品:寻找美的共同性

2016-12-6 10:10| 发布者:凯湃仓库| 查看:418| 评论:0

摘要:阅读提示:2016年11月28日,书法篆刻家谭文选完成了他经营一年的大型创作《篆刻老子百品》。作为中国国家艺术基金2015年度广东地区唯一一个书法篆刻类立项项目,《篆刻老子百品》受到了美术界的广泛关注。 ...

/

阅读提示:2016年11月28日,书法篆刻家谭文选完成了他经营一年的大型创作《篆刻老子百品》。作为中国国家艺术基金2015年度广东地区唯一一个书法篆刻类立项项目,《篆刻老子百品》受到了美术界的广泛关注。


近日,面对记者专访,谭文选表示:“书法和篆刻都是世界非物质遗产,《老子道德经》是中国历史上首部完整的哲学著作,深邃博大,影响深远,而我这组印章采用的古玺样式流行于先秦,是中国古文字发展到一个非常璀璨、可爱的时代。寻找《老子道德经》、篆刻艺术和中国古文字美的共同性,是这组创作的初衷,我相信,东方的智慧之美就隐藏其中,这种美在当代生活中一直活生生存在着。”


古文字的魅力值得耗费心血

记者:这是您的第一个国家级项目,选择啃了一块“硬”骨头。其难度体现在哪?


谭文选:创作是对艺术家综合能力的考验。这组作品的难度,体现在要用大篆作为创作语言,我们知道大篆流行于先秦,在秦始皇统一六国文字之前,各国使用的文字并不相同。,这属于古文字学的范畴。其次,《老子道德经》的文本历史上有多个版本,依托学界选择权威的版本至关重要。同时,《老子道德经》的精神内涵2000多年来对思想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在这组作品中肯定也要回应,要有自己的创见。第三,这是一组篆刻作品,它的艺术性是第一位的,要对艺术有理解,而这种理解,又必须建立在对《老子道德经》精神的理解和对先秦各系文字的个性了解的基础上。


因此,重视对经典的解读,动刀前实实在在投入到经典和古文字的研究里至关重要。可以说,最后开始创作花的时间反而是最少的,前期耗费的心血大大多于后期。


为什么要花这么多时间?中国古文字很有魅力,一个重要的表现形式就是造字法很早就相当发达、成体系,字形多种多样,同一个国家相同字在不同的玺印里有不同的形状,不同国家同一个字也有不同的样子,因为先秦文字有五个系统,比如说秦国有秦系文字,楚国有楚系文字,燕国有燕系文字,一方印章里不同系统文字混用是不行的,每一方印的选字要纯粹,所以得对古文字分类有积累。篆刻界很多人在创作古玺的时候不一定有考虑到这一点,这个区别就是专业性的体现。


《老子道德经》很多字重复,艺术处理上要变化,这与古文字的特点刚好契合。在这套创作中,我力求同样的字不重复,以之展现中国文字的想象力,体现古玺丰富的变化,古玺天真可爱,憨态可掬,这跟先秦的文化气质相契合,因此也是我这组创作力图营造的艺术风格。


我希望最后这组印章达到一个和谐的艺术美,能让喜欢艺术的人感受到古玺的魅力,也能经得起古文字学界的推敲,古文字专家则能清晰看出哪方印用的是哪个系统的文字。中国的古文字很有魅力,值得我们耗费心血。



谭文选篆刻的老子百品组印,力求艺术性、学术性俱佳


记者:这套组印有一百方,具体作品使用哪一个系统的文字,又有何考究呢?


谭文选:我也是摸着石头过河,一步一步来的。一百方印分为五组,数量上不是等分,在选的时候根据章法和意境需要来表达。两个字的印章,如“不争”“守中”“不盈”等,通常石头比较小,就用秦印。有的一方有十几个字,如“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楚系和燕系就会多一点。有的比较秀气、精到,就偏向晋系,因为晋系文字都是“高瘦”形,大长腿。有的印章内容是“见素抱朴”,我则会根据其意境表现朴拙、沉厚,文字上就偏向楚系。为了表现这种设计性,会涉及很多种可能,一方印要刻好很容易,难在需要设计大量的稿子,不断改进。过一段时间,随着研究的深入程度,对印章又有调整。


好的东西不是固执个人的理解,而要寻找美的共同性。



谭文选楷书论印诗一首


 好的艺术个性化强但指向共性

记者:寻找古文字、古玺、《老子道德经》的共同性是这项创作的一个切入点?


谭文选:我一直在思考,道德经的美、篆刻的美、古文字的美,其共同性是什么。那个时代流行的文字是大篆(包含着五系文字),使用的印章是古玺,而《老子道德经》的作者也诞生在那个时代,所以从史学的角度,他们属于同一个时代的产物,这是他们基因里最大的共同性。


真正去理解一个时代,当然不是说将同时代的东西摆在一起就行,而要对那个时代出来的代表作进行归纳,对它们的特征进行提炼。比如到了汉代,汉隶是流行的书体,以浑朴为特征。到了唐代,流行唐楷、草书、诗歌,就知道那个时代非常开放、非常自信,艺术达到顶级状态。所有这些都折射出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信息,艺术家的创作最起码应该完成这种理解。


《老子道德经》的出现是先秦诸子百家争鸣的一个反映,古文字是这种时代风尚在另一个层面的反映,我们可以知道,这是一种个性化非常强大,各有变化和准则,而整体上又有共同的美的表现,好的艺术往往就是这样,高度个性化,又指向共性。


这个问题非常有意思。道德经里有很多指向“自然”的论述,道法自然、我自然、自然而然、希言自然、无为,都在强调一个东西,我认为这个“自然”就代表着一种很高的审美共性,但在艺术家的创作中,完全的自然却不存在,必须有艺术家主动参与的东西,通过艺术家的理解,浑然天成,别处一格,是某个时代、某种审美价值的呈现,也是艺术的个性呈现。


我给这组作品起了一个小名,取自《老子道德经》中的“我自然”,希望《篆刻老子百品》既能符合艺术、学术的共性,又能体现个人的风格。我去追慕自然,其中有道法自然的“法”,也有“我”在里边。


老子在讲述我和天地的关系的时候,领悟得非常深刻。天地道人,四种伟大的存在,人在其中,通天地,能悟道,是天地孕育出来的,要自信,泥古不行,泥于法也不行。处理艺术创作时,没看法,就没有根。古玺很古,但我们今天的艺术家,如果无法将之与当下的生活和时代的审美相结合,则仍是重复,最多是向先秦文化的致敬,谈不上是艺术的创造。

 

谭文选,字质,号烜堂,别署文选楼,1980年生。2008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书法系,获学士学位,保送研究生,2011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书法系,获硕士学位。现任广州美术学院书法篆刻专业教师、广州美术学院“千百十人才工程”培养对象、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篆刻艺术院访问学者。


作品曾参加全国第三届正书展、全国第二届扇面书法展、全国第六届篆刻展、当代印坛新锐展、纽约中国国际书法大展等展览,并在省级展览中多次获奖,被瑞士联邦院、中国美术学院、广州美术学院、浙江美术馆、广东省博物馆等国内外多家博物馆、艺术机构以及私人藏家收藏。曾参与2009全国美术院校博士生学术论坛、2010(杭州)高等书法教育高等论坛等学术活动的会务组织工作,现主持、参与多项全国、省级重大科研项目以及广州美术学院科研课题,学术论文入选第十届全国书学讨论会。曾两次获得中国美术学院优秀毕业创作崇丽奖(最高奖)、浙江省优秀硕士毕业论文奖、中国美术学院优秀硕士毕业论文奖。作品发表于《书法报》、《美术报》、《西泠艺丛》等刊物上。《南方日报》、《南方都市报》、《美国侨报》、《加拿大商报》、《柬埔寨华商日报》、《日本留学生新闻》专题报道。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